近日,新华社“走进中国新科技”系列专题对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樊瑜波、李德玉、汪待发联合团队所研发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了深入报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联合团队中的汪待发副教授,踏足“脑功能疾病诊疗”科技前沿。汪待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脑机接口、脑功能评价、神经调控等方面研究已有20余载,作为课题组长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
2024-01-06林椿眄:矢志交通 不负热爱通讯员 杜景龙日前,2023年度COTA最佳博士论文奖获奖名单公布,全球共有4名优秀博士生获奖,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生林椿眄荣获了该奖项。他从单车视觉图像-单车多传感器-多车多源数据融合入手,探索了自动驾驶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协同感知技术。科研上,他笃行不怠,立足“双一流”交通工程运输学科开展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研究;球场上,他运斤成风,用汗水和协作过五关斩六将获...
2024-01-05在北航,有一位教授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他致力于北航新文科建设,希望用科学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语言学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他是北航外国语学院任伟教授。传道授业:以不懈求索的态度扎根教学“任伟老师的课堂极大地增强了和同学们间的互动性,我们很受启发”。任伟的课堂从来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024-01-04他是立志制造报国,服务微纳制造领域国家战略,锲而不舍、笃行不怠的机械学子;他是连获三年奖学金,作为学院朋辈讲师积极辅导同学学业的专业第一名;他是科研与学习齐头并进,获得“互联网+”、“大挑”、“小挑”三大顶级赛事大满贯的挑战者。他就是北航本科生最高荣誉沈元奖章获得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张恒瑞。脚踏实地 勤学善思心系祖国高端制造业的张恒瑞,在高考后以航空航天大类为第...
2024-01-03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门创新设计的课堂上,同学们小组协同,分工合作,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背景研究、用户画像、竞品分析、原型设计、测试迭代”一一出现在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中。在最后的结课汇报上,同学们参与其它小组方案的评价、讨论,甚至参与打分。大家热情满满,“听我来讲我为什么这么设计”,“我对你的设计有个疑问”……许多同学第一次参与到别人的设计中,第一次给别人的设计打分,第一次认真地向别人解释自己...
2023-12-10他活跃在金色大厅、晚会舞台,献上动人心弦的表演,是总受合唱团老师赞赏的“大高个”;他勤耕在学业科研领域,抒写空天报国的梦想,是成绩第一、成果丰硕的班长;党支部也有他奋斗的身影,传承文化、志愿服务,是年轻学子的榜样。他是北航“沈元奖章”、学院“电子菁英”金奖获得者、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陈子鸿。“今日事今日毕”2020年,陈子鸿选择进入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习,逐梦空天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每当迷...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