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召开第十七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系列工作巡礼,全面展示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传承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深化综合改革 健全长效机制 打造一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巡礼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当前,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任务。
千帆竞发,不进则退。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近年来,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与此同时,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对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对一流大学的期盼,如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如何进一步激发干部师生动力活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再立新功,成为了摆在学校面前的新挑战。
“推进综合改革,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在2022年领导班子务虚会上,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学校党委给出了答案。
党委高度重视 全面部署有序推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站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节点上,学校党委把质量内涵作为基本追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刻不容缓的危机感,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健全长效机制,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着力打造一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稳致远。
“要不断完善一流治理体系,构建高效治理的‘软环境’、打造战略支撑的‘硬平台’。”党委书记赵长禄在2022年暑期工作会上就深化综合改革,构建一流治理体系,打造一流治理能力做出部署。实施综合改革以来,学校党委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凝聚共识。围绕深化综合改革,党委常委会会议多次进行研究部署,把准方向、科学决策、推动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校领导班子读书班结合学习专题深入研讨交流,召开党委书记、院长联席会、工作推进会就重点任务进行具体安排,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稳步开展。
党委书记赵长禄在2022年暑期工作会讲话
“关心学院综合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及时解决,激励学院勇于发挥改革‘排头兵’的作用。”校长王云鹏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调研时强调。实施综合改革以来,学校党委不断聚焦重点难点,把脉开方。党委书记赵长禄出席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与会单位发言,围绕“综合”、“改革”两个关键词系统阐释学校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理念;校长王云鹏到学院召开调研座谈会;班子成员陆续前往基层单位调查研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
“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推动管理重心下移、释放基层活力,以一流办学指标牵引,形成一流治理、一流能力、一流文化,建设一流学院。”2024年,学校党委第242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将试点经验进行固化推广。实施综合改革以来,学校党委不断细化务实举措,稳扎稳打。先后印发《党政机关和服务支撑机构改革方案》《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校级常设议事协调组织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聚焦改革成果高质量可持续,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有序推出。
校长王云鹏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改革关头勇者胜。在学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深化综合改革所释放的活力转化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显著成效,主要办学指标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前列,办学能力得到系统提升。新时代的北航,正在深化综合改革这条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上阔步前行。
系统实施机构改革 建设高水平管理服务体系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近年来,学校党委深刻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坚持改革服务发展大局,完成党政机关和服务支撑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和岗位设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运行和服务保障效能全面提升——
以“大部制”推进大管理,深化党政机关改革,强化管理职能,提升抓全局、谋大事、定政策、拓资源的能力。实现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实现管理全覆盖、流程全贯通。
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王云鹏为教师发展中心、学生中心揭牌
坚持师生为本,推进管服分离、管办分离,深化服务支撑机构改革,为学校事业发展、为师生员工的成长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成立学生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优化后勤服务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等,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切实服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成长发展需要。
完善内涵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对重点方向、重大任务、中心工作的支撑保障。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统筹各类经费,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全面加强对学校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空间布局和校内公共平台建设的规划统筹。
校级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分析测试中心
强化分级分类决策,优化常设校级议事协调组织。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前置审议和决策流程,提高议事效率和质量。梳理优化各议事协调组织的主要职能和成员组成,切实减少跑会、陪会等现象。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激发办学动力活力
“一流大学、一流学院建设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全校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充分运用综合手段推进改革,实现体系性最优。”党委书记赵长禄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围绕中心工作,优化学院内部机构设置,明确各级组织目标任务和责权利,强化育人功能发挥,确保责任压紧压实。要注重科学评价、系统评价、综合评价,坚持‘破五唯’,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要健全决策机制,提升学院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结合学院自身特征制定并组织落实好各项政策,切实用好用足学院办学自主权。”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
近年来,学校党委把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优化治理体系、激发办学活力的重要抓手。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以下放并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为着力点,通过权利打包、任务打包、评价打包,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释放基层活力,以一流办学指标牵引,形成一流治理、一流能力、一流文化,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推动学院深化综合改革,建强一流学院,推进“校办院”到“院办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2023年,学校遴选5个单位开展改革试点,签署综合改革关键业绩指标任务书,推动关键指标牵引下的办学能力系统提升。5个学院在试点期间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如优化内设机构、实行“竞课上岗”、统筹“三名一重”规划培育等,为全面推广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4年,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分学科群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广泛听取各学院对改革的意见建议,把握“综合”“改革”内涵,研究出台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聚焦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关键指标牵引下的办学能力系统提升。查找问题短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理顺校-院-系(所、中心)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目标任务和责权利。用好用足各项办学自主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发展,运用综合手段实现体系性最优。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任务书签署仪式
学校统筹下放人、财、物、事管理等方面权利,加大资源保障力度,努力实现增量改革。校院联动“一院一策”制定改革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部门联动优化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改革,各学院可统筹的办学资源更多、统筹能力更强,系统谋划重点工作更主动,破解发展难题取得新突破,突出质量、贡献、绩效的考核评价导向更鲜明,学院和师生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坚持依法治校 夯实现代大学制度基石
“依法治校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师生根本利益,事关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学校改革高质量发展。”校长王云鹏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时表示,“要以校院两级综合改革为契机,持续抓好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建立与大学章程相对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实现内部治理的现代化。”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管根本、利长远的决定作用,系统构建了以大学章程为核心,政策制度流程贯通的制度体系,树立制度权威,有效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构建矩阵化、图谱化制度体系架构,着力廓清规章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学校对标党中央和上级精神,聚焦办学治校实践和师生群众关切,系统勾勒学校规章制度体系理想应然状态。实行纵向层级与横向框架相结合的制度建设模式,纵向实行分级管理,横向覆盖党的领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文化传承、国际合作、支撑保障、学术治理、民主管理、党的建设等11个板块、64个类别。切实强化规章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以制度解决方案疏通业务工作难点堵点。
完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长效管理机制,抓好规章制度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执行、废止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动态建立“立改废”台账,明确制度建设年度重点任务。重视意见征集,把师生群众意见落实到位。强化决策前置审查,组建规范性审查小组,从政治表述性、合法合规性、行文规范性、政策一致性等多维度做好审查。在OA系统专项嵌入规章制度模块,实现制度文本一库通查、制度发布一条龙管理、失效制度一站式清理。通过学习日、专题培训等形式,夯实制度常态化宣贯机制。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又是一年毕业季,学院路校区学生服务大厅里,几台自助盖章机前,来办理业务的同学络绎不绝。同学们可以在线上提交材料申请,到大厅自助盖章,极大便利了毕业就业手续的办理。自去年3月正式启动运行以来,学生服务大厅整合累计服务学生超3万人次,学生满意度达99%。如今,学生中心将多部门直接面向学生的职能集中到大厅,梳理118项服务事项,实行“7*12”运行模式,越来越多的学生事务在这里实现了“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成为学校服务师生的一个生动缩影。
学院路校区学生服务大厅
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师生为本,真情服务师生,紧紧依靠师生,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师生。
持续优化办学条件。两校区新增建筑面积56.38万平米,修缮30.72万平米,环境改造治理34.90万平米,一批新建筑新设施投入使用,建成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心,打造了323间智慧教室。启用占地1001亩的杭州国际校园,建筑面积77万平米;统筹各异地研究院建筑面积73.84万平米,为学校事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党委书记赵长禄到杭州国际校园慰问新生
多措并举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建好教师发展中心、学生中心,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打造学生接诉即办服务平台,完善教职工入职、慰问、表彰和荣休等关心关爱机制。以信息化推动管理流程再造,建设“一张表”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打造“智慧北航”。北航社区29栋楼宇加装134部电梯,打造校园宜学宜居生态。图书、档案、基础教育、医疗健康、后勤物业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 涵育一流大学文化
“从此手挽着手,我们肩并着肩,同一首歌可以唱上一整夜,同一个梦可以诉说上千遍……”这段优美的旋律是北航师生自己创作、排演的校园音乐剧《罗阳》中的经典片段。该音乐剧以我校杰出校友、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罗阳为创作原型,首演10余年来,不断激励着北航师生空天报国、砥砺前行,也带动形成了《百年守锷》《永恒》《北京五号》等一批校园大师剧,成为学校一张动人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持续孕育一流大学精神气质,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新校史馆
空天报国是北航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启动校史、校志编研工作,编辑出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0周年纪事》《航路识英》等校史书籍。建成4000多平米的新校史馆,成为北航师生校友共同的精神家园。常态化开展“口述北航”文化记忆提升项目,推动校史档案数字化,140余位教师校友的口述回忆,2万多张历史照片、900余盘老式录像带、近6000版次老校报……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了北航精神最好的注脚。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载体。学校持续开展“感动北航”评选活动。构建“北航大讲堂+美育讲堂+博雅课堂”学术文化平台,以创新文化育人治学。连续四届举办北航艺术节,持续营造“小精品+大殿堂”的高雅艺术氛围,打造“小空间+大操场”的群众艺术平台,交响乐、话剧、校园影院引人入胜,“艺航相约”“草地音乐节”“歌手大赛”异彩纷呈,国际文化节、航天文化节、体育嘉年华热闹非凡,书写了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本科育人团队获得第七届“感动北航”榜样群体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学校发挥航空航天博物馆、校史馆等文化设施作用,传播好空天报国文化。官微年均产生10篇“10万+”,“5位教授当选两院院士”“桂海潮老师出征太空”等一批热点作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等中央媒体和栏目年均报道学校近百次,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师生对学校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兴奋度不断增强,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卓越学术成就在学校蔚然成风。
行百里者半九十。6月12日,学校召开学院党委书记联席会、院长联席会,党委书记赵长禄对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报告起草情况和精神要义作了进一步解读。“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制度体系,一体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涵育高品质大学文化,汇聚起全员争创一流、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赵长禄如是说。
(素材来源:党委宣传部 撰稿人:孙也程 唐鹏飞)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