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巡礼

    【喜迎党代会】矢志空天报国坚守初心 勇挑科研重担再立新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工作巡礼

    编者按: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召开第十七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系列工作巡礼,全面展示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传承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矢志空天报国坚守初心 勇挑科研重担再立新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工作巡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持续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形成“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做出大贡献”的北航科技创新“四大”模式。学校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体系化创新能力,加快协同交叉融合,聚焦重点领域、重大任务系统布局,打通纵向创新链,搭建横向交叉链,集聚力量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自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北航依托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不断凝练重要原创问题和重大科研方向,坚持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研究双轮驱动,组建学科交叉团队持续攻关。学校出台事业发展“十四五”科学研究专项规划,包含提升科研治理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提出创新平台体系、健全成果转化机制等任务和指标,为学校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方向。

    八年来,学校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共获得国家级奖励33项,其中一等奖6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二。重大项目数量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年均承担各类科研任务近4000项,年均千万级项目40余项。服务国家需求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国计民生成效不断显现、学术前沿研究水平持续提升、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卓有成效、重大设施布局效果显著、服务立德树人成绩突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师生上课

    “我们瞄准未来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跨速域、跨空域、长航程’发展需求,以‘揭榜挂帅’的形式设立基础研究项目,吸引、聚集国内外智力资源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孕育重大原创成果,提升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引领力。”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殿印介绍,研究院创新校企融合攻关机制,采取“2+N”模式,以北航和中航发为核心,将高校科研的“布朗运动”加上企业未来需求的“磁场”,催生协同新动能。宫声凯、陶智等院士领衔,研究院组建了4支国家重点型号支撑团队,师生深入一线协同攻关,支撑型号成功首飞。还组建了6支型号联合设计团队,进行“双流水”联合技术攻关,产生“核爆效应”,支撑企业解决难题。

    2004年,我国首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成功实施,中国空间科学的新纪元由此开启,曹晋滨院士为双星计划立项和顺利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从事磁层物理和空间探测技术研究,在磁层能量释放、输运和耗散,行星(彗星)大气非热逃逸,以及空间磁场波动探测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2022年10月,依托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北航和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联合成立空间科学科教合作中心,曹晋滨院士担任中心副主任。他率领团队积极参与我国探月工程、天问和张衡系列卫星科学研究,在空间科学、月球与行星科学等领域持续发力,全面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探索国际科学前沿的竞争力。

    校党委书记赵长禄为新入职教师、研究生导师介绍北航科技创新成果展

    校党委书记赵长禄在《光明日报》撰文强调:“必须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心怀‘国之大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过硬实力支撑自信自立。”以服务国家目标和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北航瞄准国家重大急需,以机制促创新,推动成立并建设以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无人系统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科研特区,完善人、财、物配置,构建“学院+研究院”体系化机构布局。持续强化体系化有组织科研,加强学校层面组织推动、资源配置和校企协同,构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仿真平台-验证环境”体系化创新能力,实现从单点创新到体系化创新的突破,打造新时代北航科技创新的新名片。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服务国家能力

    大到恒星演化抛洒出的巨量辐射,小到通话时“滋滋”的杂音,都是神秘莫测的电磁场在发挥作用。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支撑着无线通信、交通运输、电力调度、医疗救援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是保障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关键要素。但是,电磁环境复杂多变,难以实时动态检测。“要是存在像人眼一样能看到电磁环境的东西就好了”。面对难题,苏东林院士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不懈奋斗,迭代研发出电磁兼容设计、评估、测控系列软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与设计理论方法,为提升电磁兼容性自主可控能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热气腾腾的蒸锅在锅盖下凝结了大量水分,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凝结成水流下,当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出现在寒冷地区的机场跑道上,就会使道面开裂而给飞机起降带来巨大隐患。针对这种“锅盖效应”引起的工程病害,姚仰平教授团队提出统一硬化本构理论,为复杂条件下土体变形与强度的科学预测提供了核心支撑,并成功应用于机场智能压实控制及全生命周期沉降预警,成果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想立、敢立、能立非常之功,是北航人的鲜明特质。

    2024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项30周年,如今,这一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罗织在天上如星汉灿烂,其中就有施闯教授的贡献。他主持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高精度时空基准、高精度导航定位授时、通信导航一体化以及导航通信融合应用等方面矢志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施闯教授还牵头建设了中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遥感应用联合实验室,北航与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的8所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添砖加瓦。

    郭雷院士与团队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针对干扰拒止环境下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受限的国家紧迫需求,郭雷院士带领团队提出了飞行器多传感器运动信息复合干扰滤波方法,突破了飞行器复合抗干扰自主姿态估计和非线性误差标定技术,克服了卡尔曼滤波发散和失稳问题。突破仿生偏振导航系统环境适应、空间机动和快速响应等瓶颈技术,研制出仿生偏振导航传感器非高斯误差表征、精细解译与自适应补偿软件,发明了一系列仿复眼高动态自主组合导航装置,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多类导航设备研制,指标居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为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了新质力量。

    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立足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北航依托空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制造、仪器科学、控制科学等优势学科,在无人系统、大飞机、机载系统、深空探测、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生命健康等重要领域,焦宗夏、蒋成保等院士、高层次人才领衔科研团队,与重点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有组织地承担重大任务、培育重大成果。以某飞行器为代表的重大工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铸就大国重器。以增材制造、电磁兼容、高温涂层为代表的核心技术解决瓶颈难题,成为众多先进型号成功研制的关键支撑。以无人机、空管校飞为代表的成果应用于祖国高原、海疆,为维护国家主权做出重大贡献。

    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增强基础研究水平

    “纳米虽小,但是你透过它看到的世界是无穷大的。”这是郭林教授在给学生开组会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基于对天然牙釉质多级结构的解析,郭林教授创新性地发展了“晶体-非晶纳米结构单元的可控制备与组装”的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新策略,制备了迄今与天然牙釉质结构和功能最为接近的类牙釉质复合材料,被Science News评述为“人造牙釉质的强度和耐用性超越天然牙釉质”。如今,他正带领团队不断深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积极推进仿生牙修复材料的产业化及临床应用,相关成果填补了市场空白。

    用于“昆虫”尺寸机器人的微型动力系统

    “新突破!祝贺我国科学家”,新华社以振奋的语气报道北航闫晓军教授仿生“昆虫”微型动力技术突破成果,一经发布即引发热烈反响。从金属丝在稳态静电场中稳定自激振动现象中获得灵感,闫晓军教授带领的智能推进实验室开展了静电驱动微型动力装置的原创性研究,并逐渐拓展至其他原理微型动力系统。面向航空发动机结构损伤检测的智能微型机器人、长航时高效率的静电驱动微型飞行器、具有高推重比的离子风飞行器,他们瞄准航空航天领域微型动力需求孜孜求索,取得了一批亮点成果,在助力灾后搜救、大型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损伤检测方面大有可为。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24年3月,新型热电材料及器件研发团队自成立以来第9次在高水平期刊《科学》上发表成果。热电技术能实现电能与热能的直接转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热电材料领域独占鳌头的含碲半导体储量稀缺,为解决这一世界级难题,赵立东教授带领团队矢志创新,从铅/硒硫族热电材料的研发突破,到“2D声子-3D电荷”等一系列热电性能优化理论创新,再到新型无碲制冷材料的器件研发,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团队累计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期刊上发表300余篇研究成果,在热电材料领域已然首屈一指。用新型热电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他们用科研成果谱写北航人热电报国的青春之歌。

    新型热电材料及器件研发团队

    多年来,为了有效诊断治疗脑疾病,观察、研究人脑的结构和功能,一直是各国科学家争相突破的难题。历经十余年科技攻关,汪待发副教授带领团队,在樊瑜波、李德玉等血流动力学分析和高精密传感专家的帮助下,探索多条技术路径,终于攻克了黑色头发覆盖区域成像难的瓶颈,研发出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创新方法和技术,制造了全球首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超100通道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备。

    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北航有组织地承担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夯实领域基础、探索学科前沿、支撑持续发展。“十三五”以来,以19篇《自然》和《科学》论文为代表的北航原创成果在热电材料、磁存储材料、仿生智能界面等领域引领国际学术前沿。通过“敢为”科研行动计划等学科交叉活动机制,学校加强交叉融合,组建联合团队,坚持在服务国家中凝练科学问题、培养优秀人才、实现原始创新。围绕自旋电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先进材料、量子测量等基础学术前沿方向,学校加强统筹布局,特别针对系统性长周期性学术前沿难题,依托学科群组织跨学科专家迭代论证。在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手术机器人、大数据精准医疗等原创性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世界上首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超100通道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

    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心绞痛和心梗是无法通过心电图看出来的,患者的心电图与正常人一样,但通过心磁图就可以看出来。”应用极弱磁场测量技术,捕捉身体自身发射的微弱磁信号,绘制出三维磁图,帮助医生更迅速地判断病症,这正是房建成院士和团队当前研究的极弱磁场测量技术课题的重大突破口——零磁医学。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和总设计师,房建成院士和团队已为世界顶尖、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零磁”空间预研了十几年,北航获批建设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有力支撑前沿科学技术、国家重大需求、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等领域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四个面向”,支撑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

    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学校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为牵引、国家级平台为核心,省部级平台为基础,校级科教协同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深度参与多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和11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智能微纳、高性能计算、气动声学风洞三个校级公共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体系。

    校长王云鹏为“天都-北航”深空探测联合实验室揭牌

    校长王云鹏在《中国高等教育》撰文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体系、产业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顶尖的实验设备、丰富的科研资源,不仅产出硬核成果,也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土壤。在北航,“科教融通”是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之一,学校全面推进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工作,促进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通过科研课堂,全校本科生均有机会进入国内顶尖实验室,近距离接触学术大家、一流团队、前沿成果和高端仪器,不仅可以跟随科研导师开展微课题研究,还能获得学分。学生们在科研课堂上取得的成果已经申请了一批专利,斩获了诸多科创大赛奖项。“在科研课堂,我经历了从最初找论文、找资料,到逻辑和理论的分析,再到仿真计算工作,直至最终实验验证的全过程,这对我个人的能力提升非常大”,学生林世之如是说。

    完善成果转化体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因此,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一环。在北航,已有一批科研成果孵化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智能机器人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它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魏洪兴教授团队研发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协作机器人系列产品,突破了机器人操作系统和核心算法库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全部核心部件的国产化。2015年,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团队在协作机器人的硬件基础上,积极探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助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20余年自主创新,王华明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全面突破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关键结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并成功工程应用,使我国在此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团队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设立成果产业化平台公司,创新国家工程实验室运行机制,有力保障了多型国之重器的研制和批生产,并获得社会化资金投资,在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链协同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法学院民法团队深度参与我国《民法典》立法论证,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经济管理学院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获批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近年来,北航立足空天信一体化研究特色,依托各学院及优势团队,围绕工程科技、经济治理、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人文社科建设等领域,不断推动智库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年均百余篇政策建议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纳或批示。

    北航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

    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按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键”,北航积极与行业优势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推动共建联合实验室,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在校企协同创新中构建全链条技术创新模式,支撑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获批建设2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充分发挥高端平台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功能,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北航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概念验证中心和海淀区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提升知识产权运营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揭牌成立北京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推进成果在北京的转化落地。与海淀区、昌平区、房山区和经开区等政府部门深化战略合作。牵头获批与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沙河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建的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全国首批10家)。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守空天志,敢为天下先,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北航力量!

    (素材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蒋崇文 李玉彬 孙芊蔚 撰稿人:史越)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